大家好,我是破镜重圆的李悦老师,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为什么学习处理亲密关系如此重要?
有些人深信婚姻之事由天注定,认为一旦遇见命中注定的伴侣,生活将一帆风顺,快乐无虞,无需担忧冲突、虚伪,更无需费心经营。因此,他们若遭遇关系危机,往往将其归咎于性格不合、观念差异,认为对方并非自己的真命天子,从而轻易放弃。然而,这种观念实则过于片面。
亲密关系并非只有完美与破碎两个极端。若一味追求完美伴侣,只会不断逃避,永远无法达到理想的婚姻状态。当我们将亲密关系视为非黑即白的选择时,实际上是在否认经营关系的必要性。面对问题时,持有这种错误观念的人往往不会采取积极的措施,而是固执己见或逃避现实,最终使问题恶化至无法挽回的地步,导致关系的破裂。
我曾有一位30岁的咨询案例,她经历了三段婚姻:第一段因公婆问题而离异,第二段因伴侣与前配偶的孩子问题而结束,第三段则因丈夫缺乏浪漫而心生不满,最终因出轨被揭穿而岌岌可危。在这三段婚姻中,她始终面临一个核心问题——缺乏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每当与伴侣发生冲突时,她并未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是坚持不妥协的态度,选择离开。值得注意的是,她与三任丈夫相比,经济实力均超过他们,且丈夫们对她都相当好。然而,她似乎每次都会遇到难以忍受的问题,最终只能考虑离婚。这位咨询者自己也感到困惑,这充分说明即使手握好牌,如果不能正确运用,也会让珍视你的人离你而去。
由此可见,学会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那么,哪些人特别需要学习处理亲密关系的方法呢?
首先,那些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谐的人。父母的关系是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最初模板,也是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参照和典范。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身边成年人的行为,如果父母在处理亲密关系方面存在不足,孩子很可能也会模仿这种不良行为,导致他们在成年后处理亲密关系时面临与父母类似的挑战。
然而,也存在另一种情况。有些孩子在年幼时目睹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谐,对此感到极度排斥。成年后,他们可能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来处理亲密关系。比如,他们小时候看到父母总是争吵不休,长大后可能会对争吵感到恐惧,因此在亲密关系中遇到矛盾或不满时,为避免争执而选择忍让、逃避或冷战等方式。这种极端的倾向同样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因此,这类人也特别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亲密关系。
第二类是被动型人,他们在表达想法或采取行动时显得较为被动。特别是在双方发生矛盾时,他们倾向于原地等待,希望通过时间的流逝让问题自然解决,或者期待对方能主动化解冲突。然而,这种消极应对的方式很容易让伴侣感到自己在感情中承担了过多的压力和责任,进而产生疲惫感。当伴侣感受到这种不平衡时,可能会考虑提出分手。
被动型人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而是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因此,对于被动型人来说,学习如何主动分担伴侣的负担,以及共同面对困难,是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重要一环。通过积极参与和沟通,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伴侣的需求和感受,共同创造更加稳固和和谐的伴侣关系。
第三类型的人是回避型个体,他们与被动型个体相比,往往更容易让伴侣感到焦虑不安。面对被动型个体,人们可能会感到些许疲倦,但面对回避型个体时,通常会感到更加无奈和困惑。
在亲密关系中,回避型个体常常展现出比一般人更强的疏离感。他们在你未主动靠近时可能表现得友好而亲切,但一旦你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他们便会迅速退缩,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时而亲近时而疏远的反复无常态度,极大地增加了伴侣的不确定性,动摇了亲密关系的稳定性。
当面对问题时,回避型个体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往往会抗拒共情,避免进行坦诚的沟通。他们可能表现得冷漠无情或毫不在乎,这种行为往往让伴侣深感受伤和失落。若一个人在关系中既缺乏安全感又频繁受伤,那么这段亲密关系自然难以长久维持。
因此,回避型个体若想拥有一段长久且幸福的亲密关系,就必须学会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方法。他们需要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敞开心扉,与伴侣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更好地留住伴侣的心,也能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第四类人是焦虑型个体,他们显著的特点在于对恋人的极高依赖度。他们渴望与恋人时刻相伴,同时对恋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异常敏感。由于过度担忧自己的幻想,他们常常陷入无尽的焦虑之中,甚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焦虑型个体的伴侣来说,这种持续的担忧和敏感往往带来沉重的压力和束缚感,感觉自己被无休止地消耗。
为了安抚焦虑型个体的情绪,伴侣需要不断解释自己的行为,这种长期的负担往往让人感到窒息。事实上,焦虑型个体的初衷并不是错误的,他们只是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渴望与恋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确认对方的爱意。然而,由于方法不当,他们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导致伴侣产生逃避的想法。
因此,对于焦虑型个体来说,学习正确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与其沉溺于无休止的哭泣和争吵,导致关系陷入混乱,不如遵循正确的指导,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从而让所爱之人愿意留在自己身边。这样,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情感健康,也能为双方的关系带来积极的变化。
谈及培养亲密关系处理能力,具体应聚焦于以下能力:
首先,情绪调节能力是关键。这包括控制消极情绪和调动积极情绪两个方面。控制消极情绪意味着避免让负面情绪控制我们的行为,而是应给予自己时间和空间去处理这些情绪,并在情绪稳定时与伴侣进行沟通。同时,我们也不应压抑情感,而应正视它们。调动积极情绪则更为直观,我们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伴侣,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其次,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坦诚、倾听以及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是维系长久关系、确认爱意和解除误解的基础。对于逃避型和被动型的人来说,尤其需要学习和努力。此外,引导能力也是沟通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当伴侣不愿意或无法主动表达时,我们需要通过有效引导鼓励他们开口,这需要我们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同时,建立奖励机制,多肯定少批判,也是促进沟通顺畅的有效方法。
最后,保持积极态度是处理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这种态度涉及到我们对感情的认知。只有当我们相信感情可靠、前途光明、伴侣合适时,我们才会在遇到挫折时努力维护关系,不轻易放弃。为了维系亲密关系,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即使最美好的关系也会面临考验,但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和认知调整等,我们就有能力让关系持久幸福地发展下去。如果你在关系中遇到困难,欢迎随时向我咨询。
原创声明:本文由挽回学院整理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m.puaok.com/article-9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