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情侣间总是因为小事吵架?其实,情侣之间争吵的,往往都是“小事”。比如一方迟到约会、没有买答应买的东西、沉浸在游戏中而忽略对方等。而真正遇到“大事”时,反而可能选择默默分开而不再发生争吵。
争吵本质上也是情侣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有些情侣通过争吵增进感情,而有些则因为小事升级导致分开。
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家人在争吵时说:“今天你吃错药了吗?”这句话既幽默有趣,又富有表现力,意思是为什么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问题,却因为攻击性言语和浓重的火药味而激化矛盾。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际关系问题,无论是恋人之间的争执、夫妻感情破裂,还是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往往源于沟通出现问题。谈话本来可以顺利进行,却因为带有攻击性的言语而导致局势紧张。有趣的是,无论是哪种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往往会异口同声地责怪对方先挑事。
为什么我们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为什么我们的交流总是充满火药味?
一、所有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力感产生的愤怒
我认为这是所有争吵爆发的根源:双方都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感,于是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将不安全感转化为对彼此的愤怒和敌意。比如,男友约会迟到十分钟,女生突然改变了以往的温柔体贴,冲着男友发火——本质上,是因为她感受到了男朋友“可能”对自己不上心;自己“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吸引男朋友了。
当我们感受到事情传递出消极信息,又无法改变时,便会产生无力感和焦虑感。然而,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总是会为了让我们感觉好一点而将这种情绪转移出去——这表现为对外的愤怒和攻击性。
二、到底是什么话语让我们愤怒?
我认为,最容易引发人们无助和焦虑的言辞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定性式的评价:“你就是一条没有上进心的咸鱼”
2.模糊的标准:“你总是这个样子”“你一直以来都不重视我”
3.不恰当的类比:“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4.非黑即白的选择:“我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5.错位的角色代入:“你怎么当男朋友的”“只是陪我逛街而已有这么难吗”
一旦我们听到了这样的话语,即使情绪再稳定的人,也很难避免产生负面情绪。这些话直接触发了我们的无力感和焦虑情绪。
定性式的评价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可能”是我们并不喜欢的样子,我们“可能”本性难移;
模糊的标准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可能”一直以来都没有达到对方对我们的预期,我们“可能”经常处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
不恰当的类比让我们觉得我们“可能”不如别人优秀,对方“可能”对别人的喜欢胜过我们;
非黑即白的选择让我们感到我们“可能”已经无路可退,“可能”正处在一个绝境;
错位的角色代入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可能”并没有合格地扮演我们应有的角色,我们“可能”让别人对我们失望了....
我给所有出现的“可能”都加了双引号,因为事实的真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瞬间我们不自觉地从对方言论中解读出这些信息,激发了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导致愤怒情绪迅速升起。
愤怒让我们失去判断事实的能力,通过攻击他人来脱离自我责任,认为他人是坏人而自己没错。因此,为避免冲突,我们最好尽量避免类似的言论出现在对话中,以免不必要地激怒对方。
三、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些可能触动他人愤怒点的关键语句,也清楚了在传递信息时可能犯的一些错误。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避免让对方感到受到攻击呢?
1.展示客观事实,而非主观结论
“你离约定好的时间已经迟到了半小时”
你只需陈述客观事实,说出自己看到的客观情况,就不会那么容易激发对方的负面情绪-因为定性的结论和模糊的标准很易让对方反感或者表达出逆反心理。
2.说出内心真实感受,自我归因
“我等了你半个小时,感觉到有一些不开心,因为我记得之前你最多也就迟到过十分钟而已,是有什么比我重要的事需要处理吗?”
明确表达内心感受,避免让对方猜测或期望对方能理解您的心情--因为对方一旦没有这么做,你只会更加苦恼和愤怒。
3.让对方表达自己,引导对方正确说出自己的想法
“别紧张,我没有生气,我是在想是不是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也许下次我们可以延迟约会时间”
虽然你调整了心态,但是对方可能会误解你的意思,或者在话语中流露出攻击的姿态,这时你需引导对方自由表达,说出真正你关心的原因。
4.给出具体的,明确的诉求,达成一致意见
“原来是因为今天临时开会,既然这样,可不可以以后遇到突发情况发一个消息给我呢?我可以找个地方自己坐一会,等你忙完”
控制情绪并非忍气吞声,我们也有自己的诉求,希望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因此在对方经过你的引导,进入正式的谈话节奏后,务必明确的告诉对方你的诉求,然后两个人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原创声明:本文由挽回学院整理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m.puaok.com/article-8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