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学院logo
  首页    挽回机构    正文

婚姻咨询导师:为什么婚姻稳定的人仍会出轨寻求刺激?

tech  发布于:2025-9-3 23:51    查看:17     收藏

本文有3528个字,大小约为11KB,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我老公总说日子过得像白开水,没一点波澜,结果转头就和别人暧昧不清,他这到底是不爱我了,还是单纯为了找刺激?” 后台收到的这条留言,道出了很多遭遇婚姻背叛者的困惑。在出轨的多种动机中,“寻求刺激” 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误解的一种 —— 有人把它当成感情破裂的信号,有人以为是对方本性恶劣,却忽略了这类出轨背后藏着的心理逻辑。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 “寻求刺激型出轨”,以及这类出轨者最典型的 5 个特征。


先搞懂:什么是寻求刺激型出轨?

在分析特征之前,我们得先明确一个概念:寻求刺激型出轨≠对现有关系的彻底否定。生活中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伴侣出轨,就是不爱自己、婚姻走到了尽头。但实际上,出轨动机分很多种:有人是因为婚姻中情感需求长期被忽视,试图从外界找补偿;有人是出于报复心理,因为对方先犯错而 “以牙还牙”;而寻求刺激型出轨的核心,是对 “新鲜感”“兴奋感” 的成瘾式追求。


这类人就像沉迷过山车的玩家,不是讨厌脚下的平地,而是无法忍受平淡带来的 “麻木感”。他们的婚姻可能没有大的矛盾,伴侣也未必不好,但他们骨子里渴望 “心跳加速” 的体验 —— 就像长期吃惯了家常菜,突然想吃重口味的路边摊,不是家常菜不好吃,只是想尝尝 “刺激味蕾” 的感觉。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对刺激的追求具有 “成瘾性”。就像吃糖会让人愉悦,但吃多了会依赖甜味,甚至觉得普通食物索然无味;寻求刺激型出轨者也会逐渐对平淡的婚姻生活越来越挑剔,最终可能从 “偶尔尝鲜” 变成 “习惯性出轨”。



寻求刺激型出轨的 5 个典型特征,藏不住的兴奋依赖


特征一:关系周期短且高频更换对象,新鲜感是 “续命药”

刺激感的本质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在起作用,但多巴胺的分泌有个特点:对重复的事物会快速脱敏。就像第一次吃火锅觉得惊艳,连续吃一个月也会腻;第一次和新欢约会心跳加速,相处三个月后,那种兴奋感就会大幅下降。


寻求刺激型出轨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出轨关系很难长久,平均周期大多在 3-6 个月,且会高频更换对象。他们不是在出轨,就是在寻找下一个出轨对象的路上。


这类人对 “新鲜感” 的需求就像手机电量,一旦低于 20% 就会焦虑,必须立刻 “充电”—— 而 “换新对象” 就是他们的快充方式。他们对每个出轨对象的情感投入都很浅,分开时很少有不舍,更多的是 “下一个更刺激” 的期待。


特征二:注重 “形式感” 大于 “实质感”,沉迷 “出轨仪式” 的刺激

普通出轨可能是为了填补情感空缺,会和出轨对象分享生活、规划未来;但寻求刺激型出轨更在意 “出轨这件事本身的仪式感”,而非和对方建立深层关系。他们痴迷的是 “偷偷摸摸” 的过程,比如设计秘密约会、使用暗号聊天、在特殊地点见面等,这些形式带来的刺激感,甚至超过了出轨对象本身。


比如有人会专门注册新的社交账号和情人聊天,设置复杂的密码,每次聊天后都删除记录,觉得这种 “地下工作” 充满挑战;有人喜欢在妻子出差时带情人回家,故意使用妻子的餐具、睡在主卧,享受这种 “越界” 的兴奋;还有人会和情人约定 “每周一次冒险约会”,比如去陌生的城市短途旅行、在公共场所偷偷牵手,把出轨变成一场 “角色扮演游戏”。


他们对出轨对象的了解往往很表面,可能不知道对方的家庭背景、真实需求,却对 “如何不被发现”“如何制造惊喜” 了如指掌。对他们来说,出轨的 “刺激感”= 秘密感 + 仪式感 + 冒险性,而对象是谁,反而没那么重要。


特征三:对风险的 “成瘾式追求”,越危险越兴奋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风险补偿效应”:当人们觉得自己处于可控的风险中时,反而会主动提高风险行为的频率,以此获得更强的刺激。寻求刺激型出轨者就是典型的 “风险爱好者”,他们不仅不害怕出轨被发现,甚至会故意制造被发现的风险,以此放大兴奋感。


比如有人会在妻子在家时,故意和情人发暧昧消息,把手机放在显眼处,享受 “随时可能被看到” 的紧张感;有人会在家庭聚会上和情人眉来眼去,利用亲戚在场的掩护偷偷传纸条,觉得这种 “众目睽睽下的秘密” 格外刺激;更有甚者,会在出轨后故意留下一些 “破绽”,比如衣服上的陌生香水味、消费记录里的可疑开销,却不解释,看着伴侣疑惑、猜测,以此获得一种 “掌控感”。


这种对风险的追求本质上是一种 “心理代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压抑,比如工作按部就班、婚姻平淡乏味,而 “出轨的风险” 让他们觉得自己 “还活着”“有力量打破规则”。就像有人喜欢蹦极、跳伞,通过极端运动释放压力,他们则通过 “高风险出轨” 获得类似的心理快感。


特征四:情感投入浅,情绪随 “刺激强度” 波动

在正常的亲密关系中,情绪波动往往和矛盾解决、情感深化有关;但寻求刺激型出轨者的情绪,完全跟着 “刺激强度” 走—— 刺激感强时热情似火,刺激感消退时冷漠如冰。


他们对出轨对象的态度很 “双标”:刚认识时会秒回消息、随叫随到,说尽甜言蜜语,甚至许下 “离婚娶你” 的诺言,因为这时的刺激感最强;可一旦关系稳定,比如对方开始提要求、谈未来,或者相处中出现矛盾,他们就会立刻冷淡下来,甚至玩消失。因为 “被要求负责”“关系变平淡” 会削弱刺激感,让他们觉得 “没意思了”。



特征五:将出轨 “游戏化”,自带胜负欲望和炫耀欲

寻求刺激型出轨者常常会把出轨当成一场 “游戏”,甚至有明确的 “游戏规则” 和 “胜负标准”。对他们来说,出轨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是否爱上对方,而在于 “是否玩得高明”“是否征服了对方”。


比如有人会和朋友炫耀自己的 “出轨战绩”:“我同时谈着两个,她们都没发现”“我让她为我神魂颠倒,说分就分”,把征服异性、隐藏秘密当成一种 “能力证明”;有人会给自己设定 “出轨目标”,比如 “三个月内让某人对我有好感”“一年内换 5 个约会对象”,完成目标后会有强烈的成就感;还有人会把出轨对象的反应当成 “游戏反馈”,对方越痴迷、越投入,他们越觉得 “刺激”,一旦对方冷静下来,他们就会失去兴趣。


这种 “游戏化思维” 让他们很难对出轨产生愧疚感,反而觉得 “只是玩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就像孩子沉迷电子游戏,会为了通关熬夜、氪金,却不会觉得 “伤害了游戏里的 NPC”,他们也不会真正在意出轨对伴侣、家庭的伤害,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只是一场追求刺激的游戏”。


看清动机后,该如何应对?

如果你发现伴侣的出轨行为符合以上特征,先别急着否定婚姻或自我怀疑。寻求刺激型出轨的核心问题,往往不是 “不爱了”,而是 “对平淡的恐惧” 和 “对兴奋的依赖”。应对这类出轨,关键在于 “打破刺激循环,重建婚姻的新鲜感”,同时守住自己的底线。


第一步:停止 “追着问”,先稳住自己的情绪

这类人最不怕的就是伴侣哭闹、质问,因为 “冲突” 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刺激感;但他们最怕的是 “失控”—— 当你不再围着他转,不再追问 “爱不爱我”“断没断干净”,而是专注自己的生活时,他会因为 “游戏失去对手” 而感到焦虑,甚至主动回归关注你。


第二步:用 “新体验” 替代 “坏习惯”,给婚姻注入新鲜感

既然他渴望刺激,不妨把 “向外寻求” 引导为 “向内创造”。比如一起尝试从未做过的事:学一门新技能、去陌生的地方旅行、设定共同的目标(如健身、创业),用健康的 “新鲜感” 替代出轨的 “危险刺激”。大脑对 “共同探索” 的记忆会更深刻,也能重新激活婚姻中的多巴胺分泌。


第三步:明确底线,让他知道 “游戏有代价”

如果他把出轨当游戏,你就要让他明白 “游戏有规则,犯规有代价”。比如冷静地告诉他:“我可以和你一起努力改善婚姻,但如果你继续出轨,我会收集证据,保护自己和孩子的权益。” 用具体的行动让他知道,出轨不是 “没成本的游戏”,而是可能失去家庭、信任的 “高风险行为”。


第四步: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打破 “成瘾循环”

如果他已经形成 “刺激依赖”,频繁出轨且毫无愧疚,可能需要专业的婚姻干预。就像戒烟需要借助外力一样,打破出轨成瘾也需要婚姻咨询师的指导,帮助他认识到自己对刺激的过度依赖,学会在平淡中找到价值感,重建对婚姻的责任感。


婚姻就像一场长途旅行,有人喜欢沿途的风景,有人却总觉得 “下一站更精彩”。寻求刺激型出轨者就像坐不住的乘客,总想去别的车厢看看,却忘了自己原本的目的地。但只要及时发现、正确引导,让他明白 “安稳的幸福里藏着细水长流的温暖”,婚姻这辆列车依然能驶向更远的未来。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婚姻困境,分不清伴侣的出轨动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可以试着先观察他是否有以上特征,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记住,婚姻的修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但看清问题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原创声明:本文由挽回学院整理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m.puaok.com/article-10415-1.html

相关阅读